:::
- 學名:
- 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.
- 中名:
- 海州常山
- 別名:
- 臭梧桐、臭桐、臭芙蓉、臭桐柴、芙蓉根、楸葉常山、楸茶葉、百日紅、Zibara'kk(排灣)
- 分類:
- 被子植物(Angiospermae)
- 科名:
- 馬鞭草科(Verbenaceae)
- 原產地:
- 中國華北、華東、中南和西南各地,朝鮮、日本、琉球、臺灣
- 生活型:
-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
- 物候的描述:
- 花、果期 6-11 月。
- 樹幹及枝條的描述:
- 高可達 10 m,徑 20-30 cm;莖直立,小枝、葉柄被白或銹褐色毛,老枝灰白色,有皮孔,髓部白色。
- 葉的描述:
- 單葉對生,葉柄長 2-8 cm,葉片紙質,卵形、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,長 6-20 cm,寬 3.5-12 cm,先端銳尖,基部截形、淺心形或楔形,紙質或厚紙質,全緣或疏齒緣,兩面疏或密被毛,側脈 3-5 對,細脈明顯而細緻;葉柄長 6-8 cm,多少有毛絨;具臭味。
- 花的描述:
- 花多數,白色或淡黃色,開放時徑 1.2-2 cm,著生於小枝先端葉腋或頂生,組合成圓錐花序狀;花序長 12-22 cm,細長;花柄長 1-1.5 cm,近似光滑無毛絨;小苞片羽狀,3 枚輪生;花萼倒圓錐狀鐘形,先端 5 裂,長 1-1.2 cm;裂片長披針形,先端銳尖;花冠高盆狀,長 2-2.5 cm,冠筒細長,長 1.5-1.6 cm,先端 5 裂;裂片長橢圓形,長 0.8-1 cm,先端鈍;雄蕊 4 枚,著生冠筒內,遠挺出花冠外;花絲線形,細長;花柱細長,遠挺出花冠外;柱頭二枚。
- 用途說明:
- 嫩芽及葉可炒食,全株可藥用,莖葉煎汁,可除蝨。為蝴蝶的蜜源植物之一。
- 果實、種子描述:
- 核果近球形,徑 0.8-1 cm,熟時藍色,基部襯托出殘存的紅色花萼。
- 生育環境:
- 臺灣全境山麓至低海拔地區之荒野、灌叢中或疏林內。
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