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欒樹
- 學名:
- 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
- 中名:
- 臺灣欒樹
- 別名:
- 金苦楝、苦楝公、苦苓舅
- 分類:
- 被子植物(Angiospermae)
- 科名:
- 無患子科(Sapindaceae)
- 原產地:
- 臺灣原生種
- 生活型:
- 落葉喬木
- 物候的描述:
- 花期在8至10月,果期為10月到12月之間。
- 樹幹及枝條的描述:
- 樹冠開展,小枝幹樹皮滿佈皮孔,樹皮褐色,老樹樹皮則為黑褐色。
- 葉的描述:
- 二回羽狀複葉,小葉互生,小羽片對生或近於對生,幼葉有毛呈紅赤色。
- 花的描述:
- 圓錐花序,淡黃色小花為數極可觀,花瓣基部紅色。
- 用途說明:
- 園景樹、行道樹,黃花可提煉成黃色染料,也可入藥治療眼睛紅腫。而圓黑堅硬的種子,稱為木欒子,可穿成念珠。
- 果實、種子描述:
- 果實有三片紅色果苞,像燈籠狀蒴果,形似紅色的小氣球,相當耀眼,蒴果顏色由淡紅轉為紫褐,成熟後,從果瓣中肋裂開,種子像是夾在三片蝶衣中。
- 生育環境:
- 陽光強盛的向陽坡地。
- 植物圖片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