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樹木園
- 內容
嘉義樹木園區簡介
嘉義樹木園設立初期,以熱帶植物種源收集與經濟樹種引入研究為目標,藉以明瞭其在當地環境的適應性,作為造林選種的參考。主要引進地區以南洋群島、澳洲與南美洲為主,樹種包含有巴西橡膠樹、肯氏南洋杉、桃花心木、柚木、印度紫壇、鐵刀木、槭葉翅子木、羅望子、第倫桃、大風子、鍚蘭橄欖、波羅蜜、馬尼拉欖仁樹、火焰木、巴西胡椒木、麵包樹、山刺番荔枝、蒲桃、掌葉蘋婆、黑板樹、訶梨勤、香水樹與油椰子等熱帶外來樹種。
近年來園區不斷收集栽植不同熱帶植物,現今區內維管束植物約有62科175種。
園區簡介
〈 板根植物展示區 〉 「板根」是樹木為了適應熱帶雨林環境所形成的特徵。熱帶雨林的樹木為了讓樹梢可以吸收到充份的陽光,必須長得非常高大且直立,但因雨林區的雨量多,雨水沖蝕地表,導致地表的土壤淺薄,高大的樹木為了避免傾倒,靠近地面的根便演化成板狀,以擴展抓地的面積並增加樹木的支撐力,讓樹木能順利向上生長。許多熱帶雨林植物都具有板根,園后內常常見的板根植物有:銀葉樹、桃花心木、鳳凰木、麵包樹、第倫桃、小實孔雀豆、馬巴拉欖仁、欖仁樹、印度紫壇、羅望子、大葉山欖、黑板樹、鐵刀木、火焰木、錫蘭橄欖等。
〈 巴西橡膠樹展示區 〉 巴西橡膠樹於民國10年(西元1921年)由巴西引進,做為生產天然橡膠研究之用,由於植物體內橡膠含量多、橡膠品質好、經濟壽命長的特點,加上栽培容易,採割方便,生產成本低的優點,是橡膠樹類生產天然橡膠最好的樹種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由於對戰略物資的需求,讓戰爭相關的橡膠製品如輪胎的生產得到很大的發展,為工業發展歷史的重要角色,亦為影響人類生活的重要植物之一。自合成橡膠發明後,天然橡膠逐漸被取代而減少生產,但因林相優美,同時具有植物歷史意義而予以保留。
〈 林場風清 〉 園區內遍植各種熱帶植物,樹群挺拔高聳,樹木參天,椰林蔽日,林濤不斷,清風徐徐送來涼意,渾然忘卻塵囂,景觀樸實自然,曲徑濃蔭處處可尋,令人心曠神怡,古樸的「林場風清」石碑,訴說本園享有嘉義(諸羅)八景的美譽。
〈 肯氏南洋展示區 〉 為南洋科植物,原產澳洲,民國前10年(西元1901年)引進,主要為觀賞用。樹型塔狀,主幹渾圓挺直,側枝輪生,外貌有如雞毛撢子一般。樹皮粗糙,隨樹幹增大而呈環狀脫皮,樹體具膠狀汁液且易燃,木質有芳香味。本園管理室前方的兩棵巨大肯氏南洋杉,是台灣早期引進的「母株」,年齡已逾百歲,挺直雄偉的身姿,隨著歲月增長越發氣勢不凡。
〈 生態水池展示區 〉 生態水池是包含微生物、水生植物及水生動物的生物多樣性環境。而水生植物是溼地生態系的生產者,除了可以增加生物的多樣性外,更可作為動物棲息與疪護的場所,為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